top of page

乙年將臨期第一主日 星期三 - 聖方濟.沙勿略慶日

聖方濟.沙勿略(司鐸)

慶日

聖人一五○六年生於西班牙。在巴黎讀書時,與聖依納爵結為好友。一五三七年在威尼斯晉鐸,從事愛德工作。一五四一年首途遠東,到印度及日本各地傳布福音,達十年之久,勸化多人歸正。一五五二年,死於中國上川島。教會立他為傳教區的主保。

谷16:15-20

你們往普天下去,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。

他們出去,到處宣講,主與他們合作

然後耶穌對他們說:「你們往普天下去,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,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;但不信的必被判罪。信的人必有這些奇跡隨著他們:因我的名驅逐魔鬼,說新語言,手拿毒蛇,甚或喝了什幺致死的毒物,也決不受害;按手在病人身上,可使人痊癒。」主耶穌給他們說了這些話以後,就被接升天,坐在天主的右邊。他們出去,到處宣講,主與他們合作,並以奇跡相隨,證實所傳的道理。

釋義

馬爾谷福音原本結束於第十六章第8節,後人因受其它福音敘述的影響,加上第9節以後的內容,補充一些有關耶穌復活後顯現的報導。今天的福音選自谷十六15-18就是屬於這段補充的內容。

經文前半段(15-16)說明敘述復活的耶穌在加里肋亞的一座山上顯現給宗徒,並派遣他們往普世傳播福音,為祂的復活作證。「一切受造物」意思是指全人類。教會至今仍然承繼這份使命。耶穌的復活使教會明認祂擁有掌管全人類生命的權柄,成為普世的救主。所有的人面對信仰必做出抉擇,接受祂或不接受。然而得救的條件有二個:一是相信,一是領受洗禮。得救在於進入天主的國,永遠分享天主的恩寵。

後半段福音(17-18)提到信仰基督的人有五種奇跡伴隨著他們:因主耶穌之名驅魔、說新語言、手拿毒蛇不受害、喝下有毒之物不受損、為病人覆手,可使病人痊癒;信者在自己身上可體會到天主全能的運行,這是天國已經建立的記號。

教會今天選用這段經文慶祝「保祿皈化」,因為保祿實在是這段經文最佳的詮釋。他相信復活並顯現給他的基督,一生致力於為耶穌作證,生命中遭受苦難無數,但也經歷了福音中預許的奇跡。

經文脈絡

天主教會在耶穌復活節後四十天慶祝耶穌升天節,主要是根據宗徒大事錄第一章所留下來的傳統。教會禮儀年乙年耶穌升天節的福音選自谷十六15-20,這段經文是馬爾谷福音的結束語。其實,最原始的馬爾谷福音在第十六章第8節結束,第9節以後的經文是後人加入的,不過,這些後加的經文也被教會接納為「正典」經文。

就內容而言,這段經文是復活主顯現報導的「摘要」,主要是綜合了路加福音、宗徒大事錄以及若望福音的資料。首先是三段耶穌顯現的摘要(十六9-14),在第三段顯現故事的情景中(十六14),加上復活的主派遣門徒去傳播福音的敘述(十六15-18),耶穌許諾要以奇跡,支持他們的福傳工作。最後是關於耶穌升天,以及門徒實際執行福傳工作的摘要性報導(十六19-20)。這最後的二段經文就是這個主日的福音內容(十六15-20)。

福傳派遣

谷十六14敘述當「十一人」正在聚餐時,耶穌顯現給他們。這個主日的福音接著這個情景報導,復活的主交付這十一人使命,派遣他們去傳播福音。這個派遣清楚的強調了普世性:他們要「往普天下去,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」(十六15)。由於基督把自己顯現給這十一人,同時接納他們進入祂的福傳工作,他們「無信」(十六14)的障礙也因此被克服。他們被召叫成為耶穌復活的見證,完全是出自於復活主的恩寵。

人們的反應

面對福音喜訊,人的響應有兩種:「相信」或「不相信」。相信的人就接受洗禮,對他們而言,末世審判便是決定性的救援;對不信的人而言,末世審判則是懲罰(參閱:鐸三5;伯前三21)。

「救援」與「審判」在此被對立表達,使人想起若三18的經文。不同的是,馬爾谷所指的審判是未來的、末日的審判,並沒有要求人立刻作出決定的思想;馬爾谷的經文所表達的是一種許諾,或者 ─ 消極的說 ─ 是一種恐嚇。

奇跡與信仰

耶穌的使者宣揚福音的時候,將有奇跡相隨。這段經文對於奇跡的用法和谷八11-12完全不同,在這裡奇跡的意義非常積極正面。但是奇跡並不是發生在信仰之前,因此它們不是促成信仰的因素,也不是為了表達門徒具有特殊能力。奇跡的目的是使相信的人知道,他們的信德得到了天主的肯定;奇跡使他們明白基督真是一切受造物新的主,這位新的君王願意讓一切受造物都得到救恩。

五種奇跡

福音具體地提到五種不同的奇跡記號,這五種奇跡都和宗徒大事錄的報導有相當深的關聯。所謂「說新語言」,響應了宗徒大事錄中的有關聖神降臨事件的報導,門徒們應充滿聖神而說各種語言(宗二6-11)。在宗徒大事錄當中雖然找不到「喝了致死的毒物」的平行文,但是「手拿毒蛇」以及「喝毒物」都影射宗二八3-6的敘述,而且路十19也提到了門徒們將踐踏在毒蛇和蠍子上面。

所有的記號都因著耶穌的名而實現,透過呼求耶穌的名,門徒有能力實行這些奇跡。在這樣的行動中,門徒們使復活主的工作在他們所生活的團體當中繼續地實現。

「主耶穌」升天

馬爾谷以耶穌升天的事件,結束關於復活後事件的報導;隨著耶穌升天,復活主的顯現完全結束。由於在此之前,復活的主已經有如宇宙的君王,派遣門徒向普世一切受造物去宣講福音,因此這裡的經文直接給耶穌冠上基督論的頭銜,稱祂為「主耶穌」(十六19)。

「主耶穌」是保祿書信和宗徒大事錄常使用的稱號,但是馬爾谷福音的敘述中,只出現這唯一的一次。所謂耶穌「被接升天,坐在天主的右邊」,基本上是表達耶穌基督登上天上的寶座(參閱:詠一一01)。這些關於耶穌被舉揚升天,以及登上王位的制式化的表達,和基督徒的「信經」中的表達方式十分相似,二者之間應該具有某種關連。

福傳行動

門徒在耶穌升天後立刻展開行動,執行祂在升天前交付的使命,外出到世界各地宣揚福音。他們在實際的福傳工作當中,經驗到主大能的支持,透過所實現的奇跡,他們經驗到主實現了他的許諾,和他們一起工作。這段經文大概反映了初期教會的經驗,基督徒在具體的福傳工作中,經驗到主的臨在與助佑,因此滿懷感激之情地將具體的體驗透過文字表達出來。

綜合反省

復活的主顯現給祂的門徒,同時派遣他們做祂生命事件的見證人,要求他們去向普世宣講這個喜訊。經文的關鍵是復活的主對門徒的派遣,要求他們向普世一切受造物宣講福音,這個派遣一直存留到今天。門徒們之所以能夠執行這個使命,是因為復活的主一直和他們在一起,以大能協助他們福傳工作,這個事實也是日後基督徒團體應該一再獲得的經驗。

分享

今天是傳教主保聖方濟各沙勿略的慶日。聖方濟各年輕時,在法國巴黎認識了聖依納爵。聖依納爵經常提醒他「人即使賺得全世界,如果喪失了自己的靈魂,這為他有什麼益處?」後來聖方濟各與聖依納爵一起創立了耶穌會,他前往東方傳教,為成千上萬的人付洗。他喪失了生命,卻為基督賺得無數的靈魂。聖方濟各希望進入中國,但沒有成功。1552年在廣東上川島上去世。1662年教會冊封他為聖人,他不愧為偉大的傳教士。

耶穌知道自己快要離開眾門徒,便將門徒們托付給了他所信賴的父,求父保全他們。我們在生活中、在工作和使命中,也會遇到很多痛苦和磨難,甚至受人背叛或遺棄。但是,有沒有想過耶穌已經為我們祈求所需要的一切恩寵?他一直陪伴我們,且繼續請求父保護我們。主非常理解我們的心意,也很留意我們每個人的內心。主耶穌,但願我們也理解你的心意,明白你的旨意,勇敢地參與你為愛世人而承擔的使命!

反省

1、

我雖多年領洗,是否曾積極為耶穌作證?是否在信靠天主上繼續成長?

2、

在我的生活及周遭能否找到天主臨在的記號?是什麼?

3、

隨同耶穌、聖母瑪利亞及眾門徒上加里肋亞,注視耶穌的雙目,體會耶穌即將離別他所愛的人時,內心的感受和心情。想想自己也將會長時間無法目睹與己同吃共飲,到處宣講天國喜訊,一直深愛自己的主,你有何感受呢?

4、

逐字逐句的品味和咀嚼耶穌對門徒和你所講的話的含義,他給你一個使命,那是繼續他愛的使命,同時也許諾給你很多權柄。在你的日常生活中,你是如何實踐這愛的使命的呢?

5、

當你向人宣告耶穌復活的喜訊,實踐耶穌愛的使命時,請你用心體會你在之前,當時,以及之後的感受。體會耶穌是如何與你同在,深愛著你的。耶穌喜歡你所做的嗎?他說了什麼?你是如何回應的呢?

6、

耶穌派遣門徒傳福音時,給予他們特別的能力,讓別人因此認出他們是天主派遣的;我們未必有行奇跡的能力,但試發掘一些特質,可以那些令人感到我們是受派遣的一群。

7、

「你們往普天下去,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。」主耶穌這句話為你有什麼意義?

8

我聽主耶穌傳福音的命令了嗎?生活中我是用什麼方式傳音的呢?我已受洗可我內心的信心是怎樣的呢?我的理智信,我的心境真的做到信了嗎?我是單單信主的存在嗎?還是確信聖經中主所做的一切醫治和種種奇事,也會在我和周圍弟兄姐妹身上應驗呢?

9、

聖史提及的「福音」為你有什麼意義?回想你所聆聽和領受的喜訊,並因此感謝天主。

10、

耶穌要求門徒向普天下的人傳福音,回顧我們的生活,我們可曾按照他的吩咐做呢?如果沒有,是什麼因素呢?

11、

聖經學者推斷:馬爾谷福音應該是第一本福音書,試默想聖史當時的環境,體會當時的基督徒怎樣渴求有系統地記載耶穌生平的書卷,培養對聖經的愛護和渴求。

12、

「你們往普天下去,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。」這是復活後的耶穌親自交給我們基督徒的使命,因為他願意我們都能參與他的救贖奧跡,與他合作共同肩負起救世大任,來拯救所有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們。

13、

傳福音不僅是我們基督徒的使命,也是我們的責任。如聖保祿宗徒所說的一樣,「不傳福音,我就有禍了!」多年的基督徒生活,為了個人的信仰,基督的福音和天國的好消息,你曾付出過怎樣的努力?

14、

來到復活後的耶穌面前,把頭輕輕地靠在他的胸前,用心默默地體會他為拯救全人類所懷有的救世慈懷。注視著他的眼睛,你告訴他∶「主啊!我在這裡,求你差遣我!」然後,認真留意一下耶穌對你的回應。

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Classic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