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0月23日常年期第廿九周 星期四
福音(我來不是給地上送和平,而是送分裂。面對福音做出生命的抉擇。我是多麼切望我投在地上的火已經燃燒起來。我有一種應受的洗禮,我是如何焦急,直到它得以完成!)
恭讀聖路加福音 12:49-53
耶穌對門徒說:「我來是為把火投在地上,我是多麼切望它已經燃燒起來!我有一種應受的洗禮,我是如何焦急,直到它得以完成!你們以為我來是給地上送和平嗎?不,我告訴你們:而是來送分裂。因為從今以後,一家五口的,將要分裂:三個反對兩個,兩個反對三個。他們將要分裂:父親反對兒子,兒子反對父親;母親反對女兒,女兒反對母親;婆母反對兒媳,兒媳反對婆母。」
釋義
耶穌的話有兩個主要內容,首先是強調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夠立刻產生效果,比喻性的說法就是:「切望他投下的火已經燃燒起來!」至於耶穌自己焦急要完成的洗禮,則是指他一生切望完成的「苦難」使命。
其次,人們期待耶穌是和平的根源,但是耶穌卻強調,面對祂的的邀請,人們必須做出抉擇,或是贊同,或是反對,沒有中間路線。這種對立在家庭中也可能發生,在這種情況下,人們必須選擇耶穌在一切之上,即使可能因此而導致家庭對立分裂也不顧惜。
經文分析
這個福音經文非常簡短,但卻是令許多今日的讀者感到困惑與難以接受的經文。就經文脈絡而言,這段經文是延續上個主日耶穌對門徒們的教導,目的在於消除人們對耶穌使命的誤解。;就結構而言這段經文一共包含耶穌所說的三句話,前兩句具有平行對稱的性質,最後一句則比較是單獨存在的言語。
耶穌對門徒們說:「我來是要把火投在地上,我是多麼切望它已經燃燒起來!我有應受的洗禮,我是如何焦急,直到這事完成!」
「火」
在沒有明顯的上、下文脈絡情況之下,耶穌先言簡意賅的說出他來到的目的是「要把火投在地上」,並切望這個火能夠迅速燃燒起來。「火」是聖經中常常出現的一個隱喻,被用來表達審判(參閱:路三9、16-17;格前三13-15;伯前一6-7)、末世性的更新(參閱:匝十三9;拉三2)、以及天主的話(耶五14;二三29;德四八1)。
「洗禮」
這段經文後半句的文字比較隱誨,大概暗示耶穌期待他的工作能夠儘快地圓滿實現,而他的工作對他自己,以及那些需要被煉淨的人而言,都有一種燃燒、融化或死亡的特質。耶穌提到自己有一個應該接受的洗禮,「洗禮」也是聖經中常見的隱喻,舊約常常用它來表達攻擊、威脅人的狂風巨浪(參閱:詠四二8;依四三2),而在新約中則用「洗禮」暗示耶穌的苦難與死亡(參閱:穀十38)。
耶穌的洗禮
在這段經文中耶穌提到洗禮,主要的意義應該是暗示祂自己所渴望的死亡。路加福音敘述若翰洗者解釋自己的使命時,曾宣稱耶穌將以聖神和火施洗(路三16),這段經文清楚地將「洗禮」和「火」連結在一起。由於路加福音並未記載耶穌真實的施洗,因此所謂「耶穌的洗禮」大概是作者在復活的觀點下,對於耶穌整個使命的詮釋:耶穌通過死亡與復活完成天父交給祂的救援工程,就是他所接受的、也是他所施行的洗禮;面對這個救援事件,人們可以自由地做出相信或拒絕的抉擇,而人們所做的抉擇就成為他們自己的審判。
「你們以為我來是給地上送和平嗎?不,我告訴你們:是要來送分裂。因為從今以後,一家五口的將要分裂,三個反對兩個,兩個反對三個。他們將要分裂:父親反對兒子,兒子反對父親;母親反對女兒,女兒反對母親;婆母反對兒媳,兒媳反對婆母。」
耶穌是分裂的記號
耶穌以反問的形式指出人們對他的來臨所有的誤解。當時的人們經驗到耶穌的言語具有權威、行動含有大能,因而認為隨著耶穌的來到,末世性的平安也將立刻實現(參閱:路二14;依九5);但是,耶穌拒絕這種看法,並且清楚地說明祂來到世上並不是帶來「和平」,反而是造成「分裂」!
分裂是「效果」而非「目的」
但是,人與人之間的分裂並非耶穌來到世上的「目的」,而是耶穌來到世上所產生的「效果」。耶穌以言以行所宣講的福音要求人們立刻做出抉擇,然而並非所有的人都接受祂的福音(參閱:路二34),祂的福音因此在人間造成分裂的效果。福音經文引用米七6的經文生動地說明,這種對立與反抗的情況甚至將發生在家庭的成員關係之中。耶穌的福音所產生的分裂效果,不僅是耶穌時代、也是教會時代人們的生命經驗,路加幫助他的讀者們瞭解,這個情況也完全符合舊約聖經中的許諾。
綜合反省
這段簡短的經文反映出耶穌時代的人們對祂所有的錯誤期待和想像,這些話大概可以直接回溯到耶穌自己的宣講中。雖然這段經文的意義可能讓人覺得難以接受,但是,耶穌的這些話卻激勵今日的讀者認真的反省,祂的來臨將造成的決定性的後果,並且清楚地意識到在現世宣講福音所可能造成的嚴肅結果。
世界的罪惡必須經過煉淨的審判以及耶穌的洗禮才可以得救,面對耶穌的福音每一個人都必須做出抉擇,整個世界也將因著人們選擇或拒絕相信耶穌的決定而分裂。基督徒蒙召的目的就在於為自己、並幫助人做出正確的抉擇。
分享
這種“分裂”是正面、積極的,是叫我們清楚辨別,在各種關係中什麼是正確的事、天主悅納的事,而且不再跟隨大眾潮流認可的一套真理。當人們對社會某些事件眾說紛紜時,我們如何“辨別”那事件的訊息呢?是聽從各人的評論並附和他們的意見嗎?我們內心有沒有考察事件的真相中可有真理的存在?我們的良知能否從大眾見解中“分裂”出來?基督徒在各項事情上表達天主的旨意時,應準備為信仰立場而面對分裂,甚或引起這種分裂,發出與大眾不一樣的聲音。
耶穌所投到世界上並渴望能燃燒起來的這“火”,是聖神的火,是天主愛人與人還愛天主的火,是能煉出人內心深處的真正渴望之火。耶穌帶來的“分裂”看似是家庭的不和諧,但卻是正面的、積極的,讓我們在各種關係中辯別清楚什麼是正確的事,認真審度什麼是天主所悅納的事,警醒我們不再跟隨大眾潮流所認定俗世之理。這種“火”和“分裂”時刻要求我們檢驗自己身為基督徒的本質——以天主的無私、無條件的愛,還愛天主並關愛他人。我在這方面做得如何?
反省
1、我如何面對耶穌每日的邀請?我的信仰生活是熱?是冷?還是不冷不熱?
2、我的信仰生活對家人有幫助嗎?是否積極邀請家人認識耶穌?
3、因價值觀而導致家庭不和睦的事常有發生,有哪些是可以退讓的?哪些又是不可以的退讓的?
4、信仰是恩惠,同時,也需要我們付出代價。我們的師傅經過了苦難和死亡才進入了他的光榮,我們作他弟子的,在世上也必須經受種種考驗和犧牲才配領受永生的冠冕。
5、面對別人的反對時,我會分辨自己情緒的需要和別人的需要嗎?縱使面對困難,我祈求天主幫助我有一顆火熱如天使般的心。
6、耶穌今天所說的分裂,為你有什麼意義呢?
7、你覺得耶穌所講的家庭成員互相反對,所指的是什麼呢?接受福音,便需要一份徹底革新的準備。
8、 默想耶穌現在對你說今天福音的這段話,你會怎樣回應呢?
9、生活中我會堅持自己的信仰、會堅持主的誡命和訓導嗎?還是為了維護與家人與朋友或鄰人的關係的“和諧”而妥協或放棄主的誡命和訓導呢?
10、耶肋米亞先知因為說實話,而被放入污泥池裡受苦;耶穌輕視了淩辱,承擔了十字架的痛苦。願意跟隨基督的我們,能夠付出的代價有多少?
11、我們是否害怕被人取笑、諷刺,甚至被排斥?但因為愛天主的緣故,我們願意承擔作為基督徒要付出的代價嗎?
12、我們是否能夠專注於耶穌,效法耶穌及曆世歷代勇於見證信仰的基督徒?